園區能源精細化管理
產業園區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也是重點用能企業聚集地,園區面積大,供電距離遠,建筑多且分散,用電負荷種類多,用電負荷不均勻,用能方式多元化、電力消耗量也大。因此,園(yuan)區(qu)迫切需(xu)要構建(jian)全(quan)新的清潔、低碳、安全(quan)、高效(xiao)的能源體系,實(shi)現(xian)運營精細化(hua)(hua)、數據(ju)可(ke)視化(hua)(hua)、管理多維化(hua)(hua)。
01 園區能源的管理:互(hu)聯互(hu)通、雙向互(hu)動
在(zai)產業園區內(nei),分布(bu)(bu)式(shi)光(guang)伏、儲能(neng)、充電樁等分布(bu)(bu)式(shi)能(neng)源(yuan)建設(she)(she)飛速增長,但分別由(you)不同(tong)系統管理(li),無(wu)法聯調形成整體,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管理(li)無(wu)序現象。建設(she)(she)一個平臺,將這(zhe)些分布(bu)(bu)式(shi)資源(yuan)納管起來,讓海量的分布(bu)(bu)式(shi)新(xin)能(neng)源(yuan)與大電網(wang)融合發(fa)展、雙向互動勢在(zai)必行。
針對園區內高能耗、粗放型的能源消費方式,為促進其能源精細管理和循環利用,浙達能源推出了微電(dian)網(wang)能量管理(li)系統,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智能分析、優化調度、異常響應、實時監控、智慧用能、運維管理等。
該系統采用SaaS架構及“云大物移智”技術,通過智能網關、邊緣能量管理區及智能控制終端,將現場設備數據上傳至系統,基于數字底座構建豐富的功能應用,包含能源管理、用電優化、輔助交易等;系統接入園區內光伏、儲能、充電樁以及負荷線路的運行狀態數據,完成智能微電網的在線監控與運行管理。

通過浙達能源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實現云邊協同,本地部署硬件服務器,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接口服務器等,連接逆變器、儲能電池、充電樁、光伏板等能源設備,可以及時捕捉因天氣變化造成的發電量波動及園區用戶用電行為的動態變化,實時調整儲能電池充放電狀態,并根據電價預測合理規劃園區用電:
當(dang)天(tian)氣情(qing)況(kuang)比較好時,啟動儲能電(dian)(dian)(dian)(dian)池充(chong)電(dian)(dian)(dian)(dian)以及光伏用電(dian)(dian)(dian)(dian);而當(dang)天(tian)氣轉陰,發電(dian)(dian)(dian)(dian)量出現(xian)變化(hua)時,服務器能夠快速做出反應調整儲能電(dian)(dian)(dian)(dian)池充(chong)放電(dian)(dian)(dian)(dian)模(mo)式(shi)。當(dang)電(dian)(dian)(dian)(dian)價(jia)低,則儲能電(dian)(dian)(dian)(dian)池繼續保(bao)持充(chong)電(dian)(dian)(dian)(dian)模(mo)式(shi),當(dang)電(dian)(dian)(dian)(dian)價(jia)走高,則儲能電(dian)(dian)(dian)(dian)池開啟放電(dian)(dian)(dian)(dian)模(mo)式(shi),給負荷充(chong)電(dian)(dian)(dian)(dian)。
浙達能源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搭建完成的微電網功能體系,從數據交互、系統管(guan)理等基礎(chu)功(gong)能延伸(shen)到優(you)化運(yun)行、運(yun)營管(guan)理等高級(ji)應(ying)用(yong),實現源(yuan)網荷儲一體(ti)化虛擬(ni)電廠運(yun)營,提升能源(yuan)使(shi)用(yong)的靈活性(xing)和效率,當前已廣泛應用于建筑園區、工業園區、商業大樓等場景。
02 園區能源(yuan)的(de)趨勢:數字化、智(zhi)能化
浙達能源在數智能源領域已深耕十余年,針對產業園區中存在的可再生能源消納困難、園區整體能效偏低等問題,積極探索并推出了源網荷儲一體化微電網解決方案,賦能用戶,為產業園區開啟能源(yuan)管理數字化+智能(neng)化的新模式(shi)。
2020年7月,寧波前灣新區數字(zi)經濟產(chan)業(ye)園二期工程竣工投用,占地542畝,共建有29棟四層工業廠房、10棟研發樓和1棟綜合服務中心,多家高精企業紛紛入駐,園區內負荷增長迅速。為尋求能源管理的最優解決方法,該園區選擇了浙達能源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

寧波前灣新區數字經(jing)濟產業園二(er)期大景(圖源于融媒體中心)
該系統將園區內的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空調、工廠辦公樓源荷儲等資源進行一張圖可視化(hua)展示,利用終端采集數據實現各類資源的實時監測(ce);對園區可調能力進行動態感知計算,研究園區內各企業的生產工藝和負荷特性,依托預測算法模型實現企業可調能力的精準預測(ce);對用戶的光伏、儲能、事件響應等進行綜合收益計算和(he)統計分(fen)析(xi)。既能實現園區內部的自主管理和自我平衡,也能與電網進行互動,主動參與電網的調度管理,實現園區微網與電網協同互動。


日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周孝信、邱愛慈、李立浧、王成山4位院士帶領的全國電力領域專家團隊實地參觀了寧波前灣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的落地應用場景。園區負責人向各位院士專家介紹:
“平臺試點應用幾個月以來,平均度電成本下降約5.5%,給園區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以前,園區只能通過供電公司提供的電能數據倒推園區企業的清潔能源使用情況,費時費力還不精準。而現在可以借助平臺,動態分析清潔能源生產、消納的全過程數據,還能實時知曉園區每日光伏和儲能收益以及互動收益,從而更精準地幫助企業節能增效,推進園區綠色轉型。”
該(gai)系統的針對性解(jie)決方(fang)案(an)和數(shu)字化(hua)、智能化(hua)手段得到(dao)了參觀人員的一致(zhi)好評和認(ren)可。
03 翻開園區能源(yuan)管理新篇(pian)章
隨著新能(neng)(neng)源(yuan)的飛速發展和綠色低碳意識的提(ti)升,園(yuan)區(qu)能(neng)(neng)源(yuan)管(guan)理(li)(li)正(zheng)逐步邁向更精細(xi)化(hua)、高效化(hua)、數智化(hua)的管(guan)理(li)(li)模式。浙達能(neng)(neng)源(yuan)憑借(jie)深(shen)厚(hou)的市(shi)場(chang)經驗和項目沉淀(dian),對園(yuan)區(qu)內的能(neng)(neng)源(yuan)應用場(chang)景和痛點有著深(shen)入(ru)理(li)(li)解(jie),推出了(le)多樣化(hua)的園(yuan)區(qu)智慧能(neng)(neng)源(yuan)管(guan)理(li)(li)解(jie)決方案,并在多個園(yuan)區(qu)實現了(le)落地應用。
當前,在利好政(zheng)策的(de)(de)支(zhi)持(chi)下,園區的(de)(de)能(neng)(neng)源(yuan)發展迎(ying)來了(le)更為明確、廣(guang)闊(kuo)的(de)(de)前景,預計未來將進(jin)入新一輪的(de)(de)快速(su)增長期,浙達能(neng)(neng)源(yuan)將攜手產(chan)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持(chi)續為客戶(hu)賦能(neng)(neng),推動園區能(neng)(neng)源(yuan)管理(li)的(de)(de)廣(guang)泛應用,共同(tong)構(gou)建一個綠色、高效、低碳的(de)(de)園區智慧能(neng)(neng)源(yuan)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