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馬上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到了這一天,人們祈福辟邪、許愿安康,也通過品嘗美食、外出游玩等方式慶祝節日。今年的端午假期非常特別,恰逢世界環境日(每年6月5日),我們在歡度假日、闔家團聚的時候,也不要忘記關心環境,用行動呵護地球母親。
平常出行時,人們往往被油價、擁堵等吸引了注意力,卻鮮有人關注到,“交通”是產生碳排放的重要源頭。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報告,我國交通領域碳排放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0%,而這個比例每年都還在不斷提高。
1990年-2019年中國分領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來源: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我們常用的出行方式中,除了步行和騎行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其余如汽車、飛機、火車等方式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碳排放。其中,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公路運輸的能源消耗在交通領域的占比高達75%,其產生的碳排放也遙遙領先。
從同里程的碳排放量來看,汽車的表現也稍顯“不盡人意”:高油耗小轎車的百公里碳排放量達到33千克,比飛機的27.5千克還要高,即便是中油耗和低油耗的小轎車,百公里碳排放量也在20千克左右。與之相對的,公交、火車、輪船的百公里碳排放量僅有1千克,地鐵的百公里碳排放量更是不到0.2千克。
短距離:5公里內
中距離:5至50公里
長距離:50公里以上
除了節日等特殊時間點以外,綠色低碳也有賴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1、日常出行時,如果能多人同行,就盡量選擇“拼車”,讓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2、辦理業務時,如果能通過網絡或電話辦理,就盡量“線上”辦理,通過數字化節能降碳。
3、駕駛車輛時,盡量保持勻速行駛,減少猛踩油門和剎車的現象,既讓行駛更安全,也能節省燃料。
4、外出購物時,盡量提前制定詳盡計劃,一次性多購齊所需物資,降低出行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