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迎峰度夏的到來,高溫催化用電負荷增長,用電量再創新高,電力供需緊張再度加劇。在近期召開的2023年上半年電力供需形勢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其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3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預計2023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左右。
面對電力保供壓力加大,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迫切程度提升,構建智慧型、節約型電力系統成為主要的探索方向。中央及各地政府出臺了相關發展政策,積極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在儲能建設方面持續發力。
中央 國家能源局《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
2023年6月
由國家能源局主辦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其中明確指出,新型電力系統是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設為主線任務,以源網荷儲多向協同、靈活互動為有力支撐,以堅強、智能、柔性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基礎保障的新時代電力系統,是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載體。
國家能源局:持續完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參與電力市場機制
2023年7月
近期,國家能源局答復關于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落地實施的建議(《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7280號建議的答復 國能建電力﹝2023﹞44號》)。答復中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持續完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參與電力市場機制。
十部門聯合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2023年8月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中國民航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方案中提出了12個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重點方向,其中的先進電網和儲能示范項目中包括先進高效“新能源+儲能”、新型儲能、抽水蓄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示范,長時間尺度高精度可再生能源發電功率預測、虛擬電廠等。
浙江省 《關于促進浙江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2023年3月
近期,浙江省《關于促進浙江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
《意見》中提出,在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支持工業綠色微電網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推進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開展新能源電力直供電試點。
河北省 《關于加快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2023年5月
近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共同制定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清潔能源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分布式風電光伏電站建設,推動太陽能與既有和新建建筑深度融合發展,完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體系。推廣“風電+智能微電網”“光伏+智能微電網”等模式,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培育風電+、光伏+等多種應用新模式新業態。
廣東省 《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2023年6月
日前,廣東省能源局印發《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積極拓展新型儲能多元化應用場景,推進“新能源+儲能”建設,規劃引導獨立儲能合理布局,鼓勵用戶側儲能發展。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機制和電網調度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儲能標準規范,提升儲能建設質量和運營安全水平。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促進新型儲能與大數據中心、5G基站、數字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支持各地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虛擬電廠等試點、示范。到2025年,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
山東省 《山東省科技支撐碳達峰工作方案》
2023年7月
山東省科技廳會同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制定印發了《山東省科技支撐碳達峰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壯大1000家左右綠色低碳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打造5個至8個產業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完整的綠色技術產業集群。
根據方案,山東將進一步加強新型能源科技創新支撐,重點突破氫能制取、儲運及利用、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新型電網“源—網—荷—儲”智慧協調等關鍵核心技術。
內蒙古 《興安盟“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印發
2023年8月
內蒙古興安盟發改委發布《興安盟“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大力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新能源資源富集優勢,圍繞負荷需求,大力開展源網荷儲、風光火儲兩個一體化工程建設。需求側、供給側雙側發力,創新電力生產消費模式,探索供需匹配新途徑。以現代信息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儲能等新技術為依托,鼓勵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與用能項目一體化建設。
吉林省 《吉林省能源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年8月
吉林省能源局發布《吉林省能源領域2030年前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全面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提升電力系統運行靈活性。積極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加快推進“新能源+儲能”“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探索智能配電網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在終端直接應用。加強用戶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培育柔性電力負荷,建立健全基于價格激勵的負荷側響應機制。引導自備電廠、傳統工業用電大戶、工商業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參與系統調節,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展跨省(區)調峰互濟,完善區域調峰互濟協調聯動機制,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